袭人和晴雯是宝玉身边的两大丫鬟中国股票配资网网,也是最得脸最受宝玉宠爱的两个丫鬟,她们俩看上去水火不容,其实两人有很多相似之处。
袭人不是贾府的家生子,是当初家里过不下去被母兄卖到了贾府。而晴雯则是爹妈死的早,孤苦无依,也是被赖大买来孝敬了母亲赖嬷嬷,做了她的丫鬟。
而袭人一开始应该也不是贾母的丫鬟,贾母是贾府的老祖宗,不可能从外头买来的丫鬟,一上来就有机会在贾母房里服侍。
应该是,袭人和晴雯各自表现比较好,无意间被贾母发现,便弄到了自己身边,然后亲手调教,后来才有机会被拨到宝玉身边服侍。
晴雯就是因为赖嬷嬷经常带着她去给贾母请安,被贾母看到了,见她生的伶俐标致,十分喜爱,于是赖嬷嬷就把晴雯孝敬给了贾母使唤。
但是有件事也很奇怪,在袭人和晴雯到宝玉身边之后,两人虽然水火不容,但有一件事她们的选择是一致的,就是宁死都不离开贾府,不离开怡红院。这又是为何呢?
当袭人家里过好了之后,母兄又起了要将她赎出的念头,袭人得知后却宁死不从,还跟说母兄说,只当她死了,再不要起赎她的念头。
展开剩余80%按理说,袭人当初是卖倒的死契,贾府不放人,她母兄是没办法的。但是,在贾府再好,也终归是丫鬟是奴才,赎出来怎么说也是自由身,不用再看人脸色,难道不好吗?
袭人不愿意被赎出,原因很多,有一个重要原因是,她此前已经跟宝玉有了云雨之情,而宝玉待她也与别人不同,她已经成了宝玉最离不开的丫鬟,将来甚至可能成为宝玉姨娘。
这是袭人的争荣夸耀之心,对她来说,能遇到贾宝玉这样好性儿的主子,从不朝打暮骂,吃住还跟主子一样,就是做姨娘,也好过被赎出去做穷人家的正头娘子千倍百倍啊。
当然,袭人想的远不止这些,她当初是因为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了才被卖,如今家里过好了家人又要赎她,如果你是袭人,你会怎么想?
你一定觉得家人过于势利和无情了,穷了就卖,有钱了就赎,这样的家庭,即便再回去,让她如何能有安全感呢?又怎么去面对母兄呢?
估计多数人会跟袭人的选择一样,权当我死了,以后再也不要起赎我的念头。袭人这话说的很绝,有赌气的成分,但谁又知道一个女孩内心的苦呢?
她母兄也许不知道,在袭人被卖的那一刻,她的心早已死了,进入贾府后的袭人,是重生的袭人,那一刻她也就已经下定决心,她与那个家的联系已经切断了,从此,这里就是她的家。
对袭人来说,家里穷就要把她卖出去活命,家里活过来又要把她赎出来,可万一将来家里又不行了呢,母兄还会再一次把她卖出去吗?她不知道,但大概率她依然逃不过被卖的命运。
与其回到原来的家庭,整天过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,不如就在贾府再不出去,况且这时的袭人,正是事业的上升期,未来的一切似乎都在向她招手。
而且贾府这样的门第,像袭人这样的大丫鬟,吃穿住行,可能比寒素人家的小姐还要强,又能见世面,除了身份是奴才丫鬟,其他方面几乎都碾压被赎出去以后的待遇。
其实在袭人内心深处,当母兄要将她赎出时,又何尝不是重新揭开她的伤疤呢?她自然会想起当日被卖的情形,你让她如何拿出亲情去面对母兄呢?她做不到。
因此,那一刻,她下定了一个决心,以后不管生死,贫富,都与母兄不再有任何关系,她的人生,曾经没得选,如今,她要自己选一次。
晴雯的人生,跟袭人非常相似,她父母去世早,甚至她都没见过父母,原文只说她十岁时被赖大花银子买了来的,是谁卖的她?很可能就是她那个姑舅哥哥多浑虫。
为什么要卖她呢?自然也是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了,养不活她了,只能卖到有钱人家做奴做婢,让她活命去。赖嬷嬷家,对贾府来说是奴才,但对寻常人家来说,也是相当的富裕了。
后来晴雯到了贾母身边,她不仅没有怪姑舅哥哥当日卖他,甚至还想办法把多浑虫弄进了贾府当厨子,让他也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,这是晴雯不忘旧,有感恩之心。
当晴雯因为跌坏了扇子,与宝玉发生了口角,宝玉要回太太将她打发出去时,晴雯就哭着说,我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个门儿。
她为什么不愿意出去呢?晴雯跟袭人不同,袭人不管怎么说还有母兄,可晴雯没有啊,如果她被打发出去,她又该去哪里呢,她又该以何为家呢?
说到这,忽然想到脂砚斋所说的“晴有黛影,袭为钗副”的另一层意思了,袭人的身世跟宝钗的身世很像,都是有母兄在的,袭人不在贾府了,还有个退步,宝钗不在贾府了,也有退步,不管怎么说,她们都还有家人。
可晴雯不一样啊,她没有父母了,她无处可去,她内心深处,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,也是唯一的家。就像黛玉,双亲离世寄人篱下的她,在情感上也早已把贾府当成了家,虽然她知道自己不是这里的正经主子,可离了贾府,她一样无处可去。
晴雯不愿意出去,不是因为自己多留恋这里,而是这里是她唯一的归宿。如果被放出去了,无父无母的她,无依无靠的她,无家可归的她,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和庇护的她,结局是可想而知的。
就像自幼被拐的香菱,当得知薛姨妈要找人牙子把她卖掉时,她跑到薛姨妈跟前痛苦哀求,只不愿出去,情愿从此跟着宝钗。每次读到这里,我都能想到香菱跪在薛姨妈跟前声泪俱下的画面。
曾在拐子手里过了八九年不见天日凄惨生活的香菱,大概没有人比她更懂那种被买来卖去的痛苦和无奈了,不能为自己做主的人生,有多凄凉可想而知,这也是古代多数女性的共同命运。
袭人宁死不愿意被家人赎出去,是她想要更好的人生,也是她不想再回到人生的起点,那个令她不堪回首充满屈辱的起点,既然当初被迫跳了出去,她就不可能再跳回去。
晴雯宁死不愿意出怡红院的门,不是因为她对宝玉有什么非分之想,她是把这里当成了家,把宝玉当成了家人,她只想着大家一辈子生死在一处,如此她就知足了。
她就像是一朵偶然被富家公子从路边移植回来并精心呵护的野花,早已习惯了这里的土壤和空气,温度和气候,有朝一日忽然她又被丢弃在了荒野,那么等待她的,将不再是存活,而是枯萎和死亡。
晴雯死的时候,扯着脖子喊了一夜的娘,她到死都在渴望拥有一个家,可是,没人再能给她。
作者:夕四少中国股票配资网网,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。
发布于:安徽省胜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